大马2023年大学入围博大晋升20名马大跌5名;榴梿全面喊涨无阻狮城老饕组团越堤享用;去年底迄今接获逾百宗银行盗取案投诉;

2022-06-09 18:54:11 |来源: | 作者: |责任编辑:zhian

【QS世界大学排名】大马2023年大学入围 博大晋升20名 马大跌5名

2023年《QS世界大学排名》纪录相较去年,今年我国新增一所学府入围,共23所学府入榜。其中博特拉大学(UPM)晋升了20个名次,从原本的143位升至123位。至于马来亚大学(UM)则跌了5个名次,从2022年的第65名跌至第70名。

2023年《QS世界大学排名纪录》的排名中,新增了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(UPSI),排名在801-1000位。其教育与培训的排名,也从2017年的251-300,逐年上涨至201-250,学术声誉(AR)和雇主声誉(ER)则分别是60.6和68.4。

博大则晋升了20名,从去年的143晋升至123,整体评分从52.2升至54.7。其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评分普通,仅56.8和59.2,但在国际学生比例(International Students Ratio)方面,则有92.7,接近满分。博大在国际研究网络(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)方面,也有85分。

此外,泰莱大学(Taylor’s University)和UCSI大学的排名,相较去年,分别也上升48和63个名次,齐身第284名。

泰莱大学表示,自2016年参与《QS世界大学排名》以来,致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无论是实习或全职员工,皆建立良好关系,最终在雇主声誉评分上获得了80的评分。

UCSI大学则指出,目前也正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学术研究、先进研究型人才和职场生力军,因此UCSI在国际学生比例评分方面也获得92.7的佳绩。

至于其他学府如国立大学(UKM)、理科大学(USM)、北方大学(UUM)、双威大学(Sunway University)等的排名,皆有晋升。

至于国立大学(UKM)、理科大学(USM)、北方大学(UUM)、双威大学(Sunway University)等学府的排名,皆有晋升。

马大则连续两年排名下滑,2021年59位、2022年65位,至2023年第70位。马大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分别是79.6及94.9,在国际研究网络部分也有91.8的评分,惟在其他指标上评分较低,所以拉低了整体表现分数,导致排名下滑。

尽管马大名次下滑,但依旧是大马众入围学府中,排名最高的学府。

QS世界大学排名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1年获世界排名第一,英国剑桥大学及美国史丹福大学分别位列第2及第3,牛津大学则下降了两位排第4。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,涵盖100个地点的1418所院校,高于去年的1300所。排名采用学术声誉、雇主声誉、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、师生比例、国际教师及国际学生比例等6个指标,而此次排名计算了1640万篇学术论文,这些论文获得1亿1780万次引用,并收集了超过15万名学术界人士和超过9万9000名雇主的意见。亚洲大学方面,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最高,在全球位列第11。

大马高等学府在2023年《QS世界大学排名》:

  1. 马来亚大学(UM)70
    2. 博特拉大学(UPM)123
    3. 国立大学(UKM)129
    4. 理科大学(USM)143
    5. 工艺大学(UTM)203
    6. 泰莱大学(Taylor’s University)284
    7. UCSI大学284
    8. 国油理工大学(UTP)361
    9. 北方大学(UUM)481
    10. 管理及科学大学(MSU)601-650
    11. 双威大学(Sunway University)601-650
    12. 国际伊斯兰大学(IIUM)651-700
    13. 玛拉工艺大学(UiTM)651-700
    14. 国家能源大学(UNITEN)701-750
    15. 彭亨大学(UMP)801-1000
    16. 玻璃市大学(UniMAP)801-1000
    17. 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(UPSI)801-1000
    18. 拉曼大学(UTAR)801-1000
    19. 多媒体大学(MMU)1001-1200
    20. 吉隆坡大学(UniKL)1001-1200
    21. 沙巴大学(UMS)1001-1200
    22. 砂拉越大学(UNIMAS)1001-1200
    23. 登嘉楼大学(UMT)1001-1200


榴梿全面喊涨 无阻狮城老饕组团越堤享用

受近期气候异常影响,本地榴梿产量减少逾50%,本地榴梿价格却因面对出口需求暴涨、通货膨胀、肥料与人力成本上调等因素,比去年上扬约30%,热销的猫山王每公斤售价介于70至90令吉,黑刺每公斤售价100令吉以上。

受访榴梿园主透露,虽然榴梿价格走高,但随著马新边境开放,吸引不少想念新鲜榴梿的新加坡老饕入境大马享用,本地榴梿团的访客人数几乎可说已经回到2019年疫情前的情况。

榴梿种植户韩新根告诉《东方日报》,近期气候异常,造成榴梿产量大减逾50%,是致使榴梿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。

“尤其是在榴梿开花季节,却突然出现连续性大雨,雨水使得花粉粘附在花上,或被雨水冲刷,影响授粉。”

他说,其他因素尚包括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,使得欧洲肥料生产商无法从上述两国获得足够的原料,进而造成肥料进口价格不止飙涨,甚至出现无肥料可买的困境,再加上人力短缺及本地员工最低薪金制,无不增加所有种植业者的人力及种植成本。

韩新根透露,目前猫山王的零售价预测每公斤介于70至90令吉,黑刺每公斤售价100令吉以上,竹脚则是每公斤60至70令吉,其他品种的榴梿价格在50令吉上下波动。

询及本地榴梿各热销品种的行情,他说,目前很难预测,因为如今还算是榴梿季节的开始阶段。

他透露,有听闻彭亨州的榴梿收购商出现榴梿不足的情况下,只好从外州寻找货源的现象,毕竟出口的订单已经签下,无论如何都要满足订单的要求,但基于榴梿产量剧减,使得一些榴梿收购商都不敢承接出口外国的大订单。

“虽然本地不少榴梿园主已增加榴梿种植范围,以提升产量。应付如中国等对出口榴梿需求大的顾客,但一般上需时5至6年才能看到产量增加,一些品种榴梿若要产量稳定,也要耗时8至10年。”

韩新根说,自4月1日马新陆路边境开放后,两年没到马来西亚吃榴梿的新加坡老饕致电询问,也有人组成榴梿团到来大快朵颐。

“毕竟进口至新加坡的榴梿肯定不比在大马果园吃榴梿来得新鲜,且价格也贵许多,因此榴梿团还是蛮受新加坡人欢迎,几乎可以说,参与榴梿团的人数已经恢复到2019年疫情爆发前的情况。”

新山阿东榴梿负责人李耀扬透露,今年3月至5月,异常的降雨量影响榴梿的收成减少逾50%。在过去,3月至5月是我国最热的时候,鲜少会出现连续多天降雨的气候。

“国际肥料价格飙涨150%,也是造成榴梿价格较去年走高约30%的原因之一,过去一片榴梿园需要3万至4万令吉的肥料费用,如今同样的榴梿园施肥需要耗费7万至8万令吉。”

他说,目前我国的榴梿出口需求非常大,除了中国及新加坡之外,印尼也是另一主要本地榴梿进口国。

“受市场及出口供需影响,本地A级猫山王每公斤价格通常介于68至75令吉;D13、D101品种榴梿的收购价格,每公斤介于28至29令吉,出口价格则是每公斤介于35至38令吉。”

他进一步透露,甘榜榴梿收购价每公斤介于8至10令吉,零售卖则是每公斤15令吉左右,黑刺收购价格每公斤约80令吉,出口价则是每公斤90至95令吉。

询及马新边境开放后的效应,李耀扬表示,自陆路边境开放后,确实有不少新加坡客询问榴梿团,但基于人手不足,所以承接的榴梿团就比较少。

“尽管如今榴梿价格已上扬,但不阻新加坡人组团到我国品尝榴梿。”



去年底迄今 接获逾百宗银行盗取案投诉

行动党联邦直辖区公共投诉局主任游佳豪指出,去年10月起迄今,已接获过百宗银行户头遭盗取个案投诉。

他说,此类案件过去数月日渐严重,除了事态随之发酵,也备受民众关注。

他表示,去年10月起迄今,就开始接获多宗盗取投诉,约一周有5至10宗,换言之,他接获的投报多达上百宗。

“当时可视为是这类手段的初始,案情还不算严重,损失数额介于数百至数千令吉而已,虽然我们有促请受害者向警方及银行投报,可成为警方分析案件的重要数据,在把银行和警方报案资料移交给国家银行报备。”

“受害者们却因为嫌麻烦并认为损失不大,结果大部分都不愿意报案。”

他说,他们多次要求国行及警方高度关注此类案件,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。

游佳豪也是安邦再也市议员,他今日上午陪同银行户头遭盗取近10万令吉的一名苏姓华商现身说法时,在记者会上如是表示,与会者还包括行动党联邦直辖区公共投诉局副主任赖俊权、安邦再也市议员助理赖慧琴及温新兴。

游佳豪说,据他与团队处理银行户头盗取案件的经验,要讨回失去的款项机会相当渺茫。

“我们也曾尝试过向各造了解情况,以苏先生的案例,其实足以证明银行曾把他的密码透过信息方式发至他的手机。”

“而他的手机疑似遭骇入,因此盗取了他的账号进行转账。然而银行却把责任全归咎给受害人。”

他也提及,收取被盗走款项的用户并非真正的不法集团幕后黑手,而是接触自己户口的“钱驴”。

“警方若能积极行动,逮捕这些‘钱驴’,指引他们供出背后指使者或集团,相信许多这类型案件是可以被避免的。”

他说,警方的破案积极程度,是左右这些不法集团持续滥用相同手法犯案的关键。

“警方非但没有在事发后,主动向受害者录供,拖延了破案黄金时机,反倒要受害者一次次亲自联系警方追询案件调查进展。”

然而,他遗憾道,警方的办案方式是依据报案人提供的资料,逮捕所显示的收款账户持有人便结案。

“可这被逮捕的人只是一个‘钱驴’或‘替死鬼’,不是逮捕真正在诈骗后的操纵者,是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。”

他说,警方单是解决眼下问题,没积极揪出藏匿的不法集团,是让这类案件不断持续发生的诱因。

至于银行方面,他则认为,所采用的智能保护系统,理应能侦测到用户的异常消费模式,并且进展触发终止交易和过账的举动,而非让异常的交易继续至完成。

“许多信用卡公司皆有这类侦测及防止信用卡被盗刷的机制,那么各家银行其实也该有这样的机制才对。”

“银行提供在线提高过账额度是便利好事,可应付急需,可是能够增添一个联系持有人确认后,再调整的动作会更好。”

他叮咛民众,如今已是数码时代,接触和使用电子设备更是日常一部分,包括集拨电、相机和电脑功能于一身的手机。

“公众要尽量避免浏览可疑网站,或在不普遍的网购平台进行银行交易,可大幅度降低被盗取风险。”

他说,因为一般民众无法区分所下载的应用程式(APP)或安卓程式安装包(APK)是否暗藏危机,盗取案件防不胜防。

就连高知识分子也不得幸免,他举例,接到一名大学讲师投诉,同样下载了卖家推荐的安装包,结果在临开斋节前,多家银行户头被盗走40万令吉总额,属于他处理过案件中,最大笔损失者。

 

相关文章

无相关信息